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
文远大讲堂旧

首页 >> 首页 正文 >> 正文



王立坚—流行音乐的地下传播
日期: 2020年08月08日 20:02      信息来源:      点击数:

王力坚[1]

 

今天的主题是“流行音乐的地下传播”。我们先看看照片了解文革的历史知识。如果看过一些有关的资料,可能会觉得这些知青下乡干活苦哈哈,生活很艰苦。但是你看照片,那个时候我们都会有蛮多的自娱自乐的活动,所以其实我们今天要讲所谓流行歌曲的基础和背景。

一、文革和文革中的地下歌曲

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个教授,他在好多年前有一个对文革期间歌曲的研究。其中有这么一段话,意思大概是:当时在文革期间流行产生的知青歌曲,因为属于官方意识形态所不允许的,所以它的创作和流传都属于地下状态,在后来中国音乐史中是个耐人寻味的空白。但是我认为这是中国音乐历史不可或缺的部分,这些歌曲不仅在当时流传相当广泛巨大,而且对后来中国通俗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。这些流行歌曲如果从字面上看,显然它具有群众性,自发性的特点,是以原生态的方式来反映群体的精神面貌跟情感世界。原生态就是,不是后来的一些记忆、或者小说的一种艺术加工后的表现,它就是当时知青的精神世界怎么样、情感面貌怎么样,通过歌曲如实地反映出来。

19681226日,毛主席有这么一段话,我想即使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也都会知道这段话。意思是说,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去再教育很有必要。在当时这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号角。上山下乡的口号是:改造思想、经受锻炼,成为革命事业接班人。这显然是

当时主流观念的表现。当时作为一种广为相传的形式,产生了不少受当局所推广的知青的歌曲。

1971“913林彪事件”之后,知青从在早期对革命的憧憬信仰转回对文革产生困惑、怀疑乃至思考,甚至是叛逆。知青运动就从早期的激情高昂到消沉悲观以及觉醒的趋势在转变。在这个情形之下,在19661968年之间,知青将曾经批判过的那些封资修的东西,纷纷找出来,用来当作自己精神上的某种慰藉。封资修这是个贬义词,具体点来说是文革前所流行所出版的小说、电影、歌曲等等,是文学艺术的东西。因为文革中几乎只剩下样板戏,这些东西被知青翻出来后,在地下传阅。这些在文革前所流行的歌曲更加广泛地得到知青的喜爱,拿来传唱。除了这些歌曲,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知青当时自己所创作的歌曲。

所以如果从大类来区分,知青地下传播的歌曲可分为外国歌曲、老歌和自创歌曲。外国歌曲那时候更多的是苏联歌曲,当然也有一些欧美歌曲。老歌指的是19491966之间甚至是1949之前那些已经流行的老歌,也是被知青拿来当流行歌曲传唱。自创歌曲就是知青在那个年代自己所创作的,这类歌曲其实包括了两部分,一部分完全从歌词到歌曲都是自己创作的,但更多部分是歌词自己创作的,歌曲却是套用了原有的曲谱,这包括了外国歌曲和老歌里头原有的一些歌谱。

二、歌曲的主题表达

(一)反主流、疏离政治

第一就是反主流,反当时文革的文化专制。这些歌基本上针锋相对,回避雄壮。大家刚才听的那种雄赳赳气昂昂那种歌,那种雄壮的格调,它普遍呈现一种感伤,沉郁的情调表现,有意无意地疏离政治。

我们先看一首歌:《望断蓉城》,蓉城就是成都的别称。《望断蓉城》显然是成都的知青创作的,我们来听一下这首歌(王老师播放歌曲)。这首歌的歌词肯定是成都知青所创作,但曲谱很成熟,显然不是知青所创作。那曲哪来的呢?是1937年的电影《古塔奇案》的插曲《秋水伊人》,是所谓的老歌。这首歌1937年就有,在1949之后50年代出生那代人很多人都会唱,但只不过是认为它很悲凉幽怨。在文革期间,在知青里头是相当流行,不管东西南北的知青都流传这首歌。因为这首歌从歌词到原本的乐谱都非常契合知青年代的哀怨情怀。

我们再来听这首《秋水伊人》,这属于老歌中,典型的被传唱的歌曲。(王老师播放歌曲)。这个老歌是借助于哀怨的曲调,这歌曲不用填词就很受欢迎。他们自己创作的歌曲也似乎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这种格调,跟前面所听到的那首红歌的雄赳赳气昂昂是大不一样的。再听这首歌《向往》,有两三段歌词,所谓两三段意味着有些地方两段,有些地方三段,甚至有些地方更多段歌词。这就是流传歌曲的一个特点,流传到别的地方它会添油加醋。这歌词显然是讲一个孤独的青年,但它配上这个歌曲,可以看出它哀婉的情调,主旋律确实是很悲怆。这首歌显然是知青创作,但是乐谱是不是知青创作的始终没有答案。大家分析,好像没有原有的一个歌谱。但是都认为这首歌它是知青自己创作的乐谱,它模仿了苏联歌曲的那种格调。

我们来看苏联当时比较有名的一首歌曲《山楂树》。这首歌原本是二战之后苏联男女之间一首情歌,而且是女生送给男生上战场的爱国歌曲。我们的爱国歌曲一般是非常雄壮,但是这个不是。它非常悠扬,甚至是哀怨的情调的表现。因为苏联歌曲的流传是在50年代,正值中苏友好蜜月时,那时候那一代年轻人几乎就唱着这类苏联歌曲成长。而苏联歌曲是带有俄罗斯民歌那种苍茫感伤、忧郁黯淡、深沉悠扬的特色。这是后来文革这些知青过来人的回顾,寄托了很多知青对故乡的思念。《外国名歌二百首》有很多苏联歌曲,也在知青中广为流传,成为打破文化禁锢,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,得到了知青的喜爱跟传唱。他们认为这些歌没有什么政治概念,充满生活气息,带有爱情的色彩,跟激情年代形成对照,成为当时一代年轻人的寄托,抚慰了他们迷茫的心灵。

也有一些歌曲不尽然都是哀怨的情调,可以说是带有相当的童年欢乐的歌曲,这首歌好像在近年来仍然在传唱,就是《让我们荡起双桨》。它没有什么哀怨,完全是童年欢快情调。更有一些似乎是很有激情情调的歌曲,比如《花儿朵朵》,这些歌知青也喜欢唱,把它当成流行歌曲传唱。那么这些歌为什么能当成流行歌曲传唱,后来我们讨论认为,当时知青为什么喜欢传唱那种欢乐童年歌曲的一个原因,至少是主要的一个原因——这是一个当过知青的画家王国斌的一幅画,这幅画的名字就叫《让我们荡起双桨》。从画面上看出他画的是一位女知青,她下乡放羊,坐在荒地上,拿着把放羊草,在那种恶劣环境,脸上荡起了甜蜜的笑容,肯定不是说生活的甜蜜,只是对曾经欢乐童年的回忆和缅怀。它是对当时某种主流意识形态下的观念的某一种叛逆,也是当时知青生活和情感的某种程度的真实反应。

(二) 黑色幽默

可能大家看到过一些批评,说当时知青其实也做过一些不太得体的事,不太雅观的事,甚至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坏事。那么这些会不会在他们自己创作的歌曲中得到反映呢?一些不太得到人家认可,甚至在今天也得不到认可的行为,最普遍的比如说男生,基本上都会抽烟,抽烟当然不能得到推崇。但是那时候都是普遍的现象,我想比较容易得到理解。在那个年代有各方面的压抑、苦闷,抽烟解闷,男生非常普遍,在画面上这三个男生,人手一支烟。那么这些男生我想至少有一个大家是认识,当然是他以前抽烟,这就是我们的李克强总理。他现在肯定没抽了。也就是说当时这些知青,也会有某些方面的一种压抑的情绪,或者说某一种带着叛逆的这样一个行为来宣泄。我们那时候,说得不好听,反正男生也几乎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行为。这些在他们的自创的歌曲里会不会进行回忆呢?

当然,反映得并不多,但毕竟也有。不端行为在当时是一种以极端的方式无意识的反动。在十多年前德国一个报刊报道当年商务部部长陈德明,他刚担任部长的时候,记者采访他,听说你当过十年知青,然后是不是知青也有过这样那样的劣迹。陈德明部长十分坦然地说,是多少会有一些,饿得很厉害的时候曾经偷过老乡一根胡萝卜,当时那个记者也很放大地说,你看中国高官是很坦然面对自己曾经做错的事。但是我想,如果当时插队只偷过一根胡萝卜,品质是非常神圣的,圣人。当时说老实话,我们大概偷菜、偷鸡、甚至偷狗都有做过。有一首歌是四川知青所创作的,它的名字就叫做《偷鸡谣》。

这个声音“坏坏”的,这也说明了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之下,生活所迫,他们做的那种坏事。偷窃这种事当然不好,但也反映了知青在某种年代的真实。这首歌词是知青创作的,但是他这个乐谱显然不是他们创作的,而是很著名的这首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这首世界名曲改编,这个在知青里面是十分出名的,在我们那里被称为爱情神曲,那么优美的歌曲却被套进那么不优美的歌词,所以带有相当的反讽,或者说黑色幽默吧。

(三)爱情主题

另外一个表现特点,它更加倾向于对爱情主题的表达。谈恋爱在文革期间是不允许的,当时是被视为小资情调,是对年轻人的腐蚀。我们大队的知青曾经获得过先进集体的表彰,其中一个成就就是没有人谈恋爱。这个在今天说起来不容易被理解,特别我在台湾开课的时候,同学们都觉得是不可理喻,不可以谈恋爱,这只能说这是时代的约束。但是在现实中,不让谈恋爱不就意味着对恋爱没有认识,相反压抑得越厉害,就更会通过其它渠道来表现,所以地下流传的这个歌曲,爱情主题非常普遍。

比如《柳堡的故事》这个电影,一个解放军军官跟一个民兵队长谈恋爱的故事,这是一个反映革命战争的红色题材,但是因为它里头有谈恋爱,所以在文革期间也是被禁止的,电影插曲《九九艳艳阳天》更是被禁唱的一首歌。被禁止具体有什么表现,大家看一下这个画面,这个画面印有《柳堡的故事》的插曲《九九艳阳天》的一张在文革中有的歌片,这歌片是被撕成几半的,然后拼凑起来,拍下来,这是谁撕的呢?是我撕的。在2013年,我休假回来之后,要重开这门知青文学课,拿当年的知青日记出来翻,找回一些当年的感觉,在那个封皮后边发现这堆零碎的东西,然后想起这个故事。这是什么故事?当时从朋友那里得到这个歌片,很开心,关起门来,在屋里唱歌。没想到农村的门在里面关是没用的,有位干部在外面推门进来,我藏都藏不住了,然后被他狠狠地批了一顿,要求我把他撕掉、扔掉,当时就十分惭愧的,把它撕了扔了。但是这个带队干部一离开我就把它捡回来,把它藏进我日记本的封皮里面。一藏差不多40年,自己都忘了,前几年才把它拿出来,这个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歌片也是不被允许的,那个歌曲更是被禁止的。但这首歌曲是在知青当中广为流传的,也是因为爱情的主题。

我们看这首《梅娘曲》,看这个作词作曲,都知道是国歌的创作者田汉作的词,聂耳作的曲。它说的是南洋的年轻人回来抗战,当飞行员牺牲了,然后他女朋友回来找他。知道男友牺牲之后,就唱这首歌。这首歌反映了南洋风情,它流传的地方基本上在侨乡地带,包括我老家广西南部,广东、福建某些地方。

(播音乐)这首显然是所谓的老歌,知青创作的歌曲,同样也是很积极地在表达着爱情的主题。第一段从前面看还不算明显,最后一句知道她是一个好姑娘,他这么一个心上的姑娘在远方。那么第二段,就完全明显了,就是一首爱情的歌曲。这歌曲显然是知青创作,我们也找不到它的出处,也权当是知青创作,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知青下乡,他们很自然地吸收了一些民歌素养。民歌常常有一些对唱的方式,这首歌《龙江大桥》应该是流传在广西西北一带,是龙江流域的知青创作,用男女对唱的方式。在我们那一带流传的有八段,可是我想,这八段歌词,可能后面的那几段,是后来添加上去的,因为它的风格甚至语言上的运用跟前面的都不太一样了。大部分是采取一种说故事的方式,说那对男女青年在回城的时候,然后这个男生回来探亲,两个人再见面然后再回顾他们的人生。用男女对唱的方式,民歌风的很浅白的语言,用一个复叠的方式去表现。像这样的一种对唱,应该说在知青的歌曲,尤其是表达爱情的歌曲尤其流行,尤其是一种对唱的形式、轮唱的方式去表达,对爱情的表达也更为到位。

我们看在四川流行的一首歌曲《娜娜之歌》就是这种男女对唱。这首歌的作者是周伦,这个是很少见,在这些地下流传歌曲里头,在这些知青自己的歌曲里头,有署名是很少有的。周伦始终是一个传奇,流传的故事里流传的一个老知青,文革中他创作出了一些歌曲,其这首《娜娜之歌》最受欢迎。也是因为这首歌,周伦被逮捕了。在文革后,知青的回忆文章就说到,在那个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里,这首歌清澈如泉水,填补了人们现实生活的空白。所以在成都《华西都市报》刊登过一篇文章,就是讲述寻找周伦的故事。周伦是不是真有其人,现在都还是一个悬念。在爱情主题的表达方面,它是一个很鲜明的特色。

(四)思乡怀人

下面特点就是思乡主题。知青,都是离开家乡、离开亲人,到乡村、到山区去、到边疆去上山下乡。他们思念家乡,思念亲人,是他们情感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。所以在他们喜欢传唱的歌曲,或者自己创作的歌曲里,这又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主题。我们看这些歌,都是知青自己创作的,至少这个词是他们创作。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,他们都标明自己来自何方,甚至有一些知青标明他要望家乡,望故乡,虽有一些标题没有标明,但是里面的歌词的思想情怀,是非常浓郁的。

我们看一首经典的《望故乡》,这首歌的歌词是知青创作,但这个歌曲,被认为是朝鲜民歌曲风,这是基本确定的。因为另外一首《青岛知青之歌》,也叫《怀念青岛》,同样是用这个乐谱,只是歌词不一样。这首《青岛知青之歌》,说是由三位女知青创作,她们因为创作了这首歌曲被游街示众,罪名也是因为表达这种不健康的情感。可见这个怀乡,在知青的创作中的歌曲很普遍。除了怀乡之外,还有怀人,这个怀人还有一个特点,基本上对象都是父母和女友。开始我们没有注意到,后来有一个朋友提醒我,为什么没有怀念男友的,我看看,确实是,我所知道、所看到的歌曲都是怀念父母或者女友,思乡怀人,也形成了知青创作歌曲的一个模式。

我们看其中一首歌《邕江之歌》,就是广西知青创作的歌曲。像这首歌曲,只有这一段歌词,开始我想是不是还有二三段。但是一直找不到,后来朋友说这一段他就唱绝了。这些思乡怀远的情感,再唱下去,大概就要哭了,就只能这样子来理解。像这些歌,它表达的情感,思乡怀人有一些可以说是比较具体的一些特定的故乡亲人。

但有一首歌《从北京到延安》,好像能涵盖到的面很广,它从更广泛的视角去表达知青思乡怀人的情感。从歌名《从北京到延安》可以看出,里面的两个地方都是革命圣地,一个是延安,一个是北京,看起来好像应该比较具有当时的政治色彩,但是它表现却不太一样。类似的歌名,在当时推出的宣传歌曲里面有一首《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》,这首歌在知青里面也是有比较多人喜欢的,因为在开头的一段非常有陕北民歌风情,那种非常悠扬的情调,当时红歌里面少有。这首《从北京到延安》在陕西、山东、河北、北京、东三省流传比较广泛,但是在70年代初,曾经被黑龙江生产兵团司令部发布通令要禁止。批评这首歌歌词反动,公然抗议上山下乡运动。相比较《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》,看出这个《从北京到延安》歌词的节奏比较近乎呆滞迟缓,歌词相对比较消沉、凄凉。加上它演唱的时候,带有一些刻意的情感淡化,和《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》那种抒情深情激情的表现确实是大不一样。

当时这些知青歌曲,都会有一种刻意疏离政治的表现,但是有一首歌却是比较奇怪的,也是东西南北知青都喜欢唱,这首歌很有政治色彩,《共青团员之歌》。为什么这首歌这么受欢迎?或许可以总结出三个原因:一是它可以激励士气,因为当时知青的士气普遍低落;二是说它缅怀往日的辉煌,尤其是那些老知青,曾经一度红卫兵的那些威风凛凛,下乡后都没有了,现在是在缅怀往日辉煌;第三是更多知青过来人认为,这首歌之所以受欢迎,是因为它的副歌表达了知青告别家乡告别父母的这种情感。知青悲痛欲绝之后唱共青团员之歌,歌曲的政治性是非常强烈的,比如它的副歌歌词“再见吧亲爱的妈妈,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,再见了妈妈,别难过别悲伤,祝福我一路平安吧”,让很多人默默地擦眼泪,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与家乡远隔千里,从上海,黑龙江,一辈子都回不去了,思乡之情,越来越烈,难以释怀,是对故乡家人的真实情感流露。

(五) 地域色彩

   我们看它主题的最后一个特点,就是知青创作的歌曲基本上都是带有地域的色彩。比方说歌词上,一看就知道它是哪里,是南宁的,昆明、重庆、沈阳、南京、山西、广州、北京、黑龙江、松花江这些都可以看出来。但是有一些它是通过方言的特色来传达,像旁白的时候用四川话,或者地方粤曲中的广府话。粤曲天生就带有一种哀怨、婉约的特色,可以说粤曲自然受到在广东话、粤语地区的知青所喜欢。像这首《分飞燕》,它听起来可以说是如诉如泣,那它根本不需要改编填词。这些粤语曲调,它容易让知青来表达他们的情怀。在我们那一代也流行一种用粤语唱的创作的歌曲。在广西南部,当然包括南宁,白话也属于这一类。这首歌《命运之歌》是两段歌词。但第二段歌词,它有几句是用普通话有点奇怪,我也试过那几句用普通话唱是有点唱不下去。它的乐谱其实是一首广东民曲《彩云追月》。《彩云追月》本来是很欢快的,《命运之歌》把广东民曲欢快的腔调拧了过来,用一种忧伤的情调来唱。这些都是所谓的地方特色的一个表现,但所谓的地域特色也形成一种约束,一旦离开这个地方,这首歌曲就不流传了。所以那时候各地的知青歌曲,没有现在的视频那么广泛。它要流传,传播会很有限,所以地域特色也限制了它流传。 

但是有首歌很特别,全国知青都会唱,都喜欢唱,叫《知青之歌》。这首歌的影响相当之大,最特别是这首歌,这个作者,直到今天都还有他活动,应该说大家可能听说过。这首歌的原名是《我的家乡》,又名是《南京知青》。它是知青自创歌曲,作者是任毅,是南京市66届高中毕业生,一毕业文革开始了,他1968年到江苏插队,就写出这首歌怀念家乡的歌曲。这首歌的传播相当快,很快就在全国知青中流传。任毅坐船回去探亲,在船上就看到一群知青围起来唱他写的《知青之歌》。后来莫斯科电视台播放这首歌,当时正值中苏关系恶化时期,所以很快这首歌和作者就被批判,罪名是创作反动歌曲,任毅被捕并被判死刑,后来许世友认为,因为一首歌而判死刑太严重,就改判坐九年牢。可见针对创作者这么严厉,那么在流传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少人因这首歌招惹灾祸,所以这首歌的影响是魔性的。

这一类流行歌曲是带有群众性自发的、通俗性的特点。王国维说过“一代有一代之文学”,那么套这句话来说“一代有一代之歌曲”,这一代知青所流行的歌曲是寄予了知青生命的文化载体,也是知青历史的产物,体现知青一代人的生活以及感情,也记录了知青共同一代的历史与记忆。

 

 

(文稿校对:刘耀荣)

 

 


 

王力坚,广西博白人,新加坡国籍。文革期间作为知青下乡插队多年,文革后考入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,先后获学士与硕士学位,后到深圳教育学院任教。1990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199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,2005年受聘为台湾中央大学教授,现为该校中文系暨历史所特聘教授。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文学、中国当代史,出版专著有《六朝唯美诗学》、《清代文学跨域研究》、《回眸青春:中国知青文学》等10余种,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。 

 

 

 

上一条:刘涛——电视新闻如何讲故事 下一条:孙硕 | 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创新应用

关闭

   版权所有 Copyright©2019 威澳门·尼斯人2325cc【最新版官网入口下载App Store… All Rights Reserved  地址: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一号 邮政编码:511300 联系电话:020-83841874

Baidu
sogou